• ceshi6
更多>>联系我们

通讯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平安大道197号

联系电话: 0371-69103131
0371-69103311

联系人:李老师

河南红色文化之“红旗渠精神”

发布时间:2023/4/26 17:07:53

林州,原称林县,位于河南西北部的太行山麓,地处豫、晋、冀三省交界,依太行而俯华北,历来为战略要地。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,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过度采伐和战争频繁的破坏,植被破坏殆尽,十山九秃,十年九早,水贵如油成了林县的环境写照,人民生活渐入困境。

据林县志记载,自明代以来的500多年间,林县大早绝收30多次,人相食6次,百姓卖儿卖女,饿殍遍地。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,新中国成立后,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,掀起了修架打井的热潮,先后修建了英雄渠、淇南渠、淇北渠、天桥断渠等,修了30多座中小型水库,挖了成千上万个旱井、旱池,铸就了林县人民“不畏艰难险阻、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性格”。修渠引水是林县人的梦,凭着一种精神、一种理想、一种信念,林县人修建红旗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十年修渠历程孕育所产生的红旗渠精神,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,以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为核心,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。


20191226100523_63173.jpg


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、群众路线、干部作风、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,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。立足本地条件、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,战天斗地、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,顾全大局 、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,不计报酬、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,充分地体现了林州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,构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。

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,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。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,一个时代需要有时代精神。红旗渠红色培训基地,新的历史时期,虽然条件好了,但前进道路上还有高山险阻,还有激流险滩,我们仍需要呼唤红旗渠精神,弘扬红旗渠精神,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,让红旗渠精神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。


1666774486100101.png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,历久弥新,永远不会过时。”50年前,林县县委带领林县人民靠着一锤一钎一手,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修建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,更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出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红旗渠红色培训基地,虽然红旗渠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条件极其艰苦的60年代,但红旗渠精神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,所彰显的劳动人民群众勇于开拓的创造精神,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担当精神,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。



分享到:
更多...

上一条:习近平总书记林州红旗渠之行 | 红旗渠精神永在!
下一条:河南红色文化教育中心组织全体教职工收听收看二十大开幕会盛况